|
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宏观政策不能急于求成的主基调,要求把重点放在推动改革创新上。确定了2021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八大重点任务,明确了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环节。
在国际形势严峻、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的大环境下,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的严重冲击,中国交出了人民满意、举世瞩目的答卷,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。
大会指出,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必须清醒地看到,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,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。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明年的复苏不稳定不平衡,因疫情影响而产生的各种衍生风险也不容忽视。
针对如此复杂的内外部环境,会议明确了明年宏观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性问题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保持对经济复苏的必要支持力度,使政策在操作上更准确、更有效,不走过场,把握好政策时机效应。
在19日举行的中国经济年会上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对第一财经记者说,从短期来看,疫情爆发期间的政策退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。并且从财政货币政策走向来看,明年财政政策的总体基调没有改变,但赤字率或会有适当的调整;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调下,将更侧重于弹性和精准。
自今年暴发以来,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暴发救助和经济救助政策。这一政策能否继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。并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的宏观政策,毫无疑问的是给市场吃下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宏观政策不急着改变,这就意味着超常规政策向常规政策转变,但是不能过度收缩,不能一刀切。
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:“强调宏观政策的连续性,表明中国宏观政策越来越重视长周期视角,不仅着眼于当前,而且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,更加科学、准确和有效。
有专家指出,防止政策“急转弯”的关键,在于把握好政策“时机效应”。下一年,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灵活调整,保持精准有效,但不会突然大幅紧缩。
专家分析,在货币政策方面,全面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不大,但诸如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等政策料有一定持续性;在财政政策方面,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有限,但财政政策整体力度不会收缩,重点领域的支持将更加集中。
|
|